M.S. ECE/CS Applications

卓伯鴻
17 min readMay 20, 2019

--

Photo Credit to Peven_Chang

咪那桑,我是卓伯鴻,是NTU電機系B03級的畢業生。申請了2019 Fall美國的M.S. ECE/CS的programs,隨手寫下一些紀錄,希望能幫助未來申請道路上的人們(不論是不是學弟妹) — — — 紀錄於 五月, 2019

一、前言

A. 寫作動機

Adrian Hsu慫恿(x)

在申請的過程中,問了很多同學及學長姐、受了很多幫助,覺得可以來回饋一下給同樣想要申請的人。而剛好本人前陣子又在當兵,在軍中的日子實在是閒到懷疑人生,藉這個空閒的時間來紀錄一下這一年的申請歲月。(o)

本篇是個人經驗分享,提供給有興趣的人參考。本持著「申請」這件事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或是最有效的解法的觀點,畢竟每個人的申請都是基於「各自大學到底幹了什麼好事」及「畢業後想做什麼事」,所以結果也沒有什麼優劣之分,只有”which better fits my career goal”。在文中會參雜很多個人看法,也歡迎大家批評,當然,如果有申請背景相似(a.k.a.中低GPA)想要討教的也歡迎XD

B. 背景

+ NTU B.S.E. EE (2014-2019)
+ 三圍
- GPA: 3.73 (4.3) / 3.68 (4.0)
- GRE: Q 160 V 170 AWA 3.0 (Aug. 2017)
- TOEFL: 108 on iBT (S23) (Aug. 2018)
+ 紙
- 2018 IEEE GlobalSIP *1 (Co-First Author with K.J. Hsu)
+ 領域
- Signal Processing
- Machine Learning

C. 申請結果

+ Admissions
- University of I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M.Eng. ECE (April. 17)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S. ECE(SP&ML track) (Feb. 23)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S. EE (Feb. 8)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M.S. ECE (Jan. 29)
+ Rejections
- Stanford University M.S. EE (Feb. 27)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S. EE (March. 29)
* 被轉 M.Eng.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S. EE (April. 6)
* 被轉 M.Eng.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M.S. EE (April. 25)
- Columbia University M.S. CS (May. 18)
+ Unknown (Pending)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S. ECE (大概是無聲rej了..)
+ Decis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S. ECE(SP&ML track)

二、事前準備(大一~大四)

A. 申請動機

在台大電機系內,我應該算是半個學渣吧。大一大二的時候我每個活動都參加,完全沒有在顧GPA(掩面),也完全不清楚出國念研究所是什麼概念。到了大三上學期,受到一起玩活動的朋友們的想法影響(真是容易受別人影響R),而自己當時也認為申請國外研究所好像沒什麼損失(後來才發現唸下去的成本很高..)。再者,就是考量美國的就業機會跟薪水比較優渥(後來把薪水物價除下來也沒有到跟台灣差距很大..),一方面也想出國體驗外國文化,種種因素參雜在一起,算是在自己沒有很明確目標(e.g. 申請美國MS CS->找份碼農工作)的狀況下,開始著手準備申請所需的素材。

B. GPA

從結果來看,GPA確實在申請M.S./M.Eng. 方面有很高的影響力。換位從審查委員會(committee)的角度來想,要檢查一份履歷的優劣,其實沒有太多客觀的資料來著手,而GPA剛好就是為數不多的客觀數據之一。針對GPA的一些迷思,我與多位申請的朋友討論之後共同得到一些推測:

1. GPA是「高==好」沒錯,但不是絕對的數字比大小,可以把它當作以級距來區分。(e.g. 3.78/4.3跟3.77 /4.3的GPA並無優劣之分,而3.93/4.3跟3.73/4.3就看得出前者較為優秀)

2. 4.3制跟4.0制在換算上會造成超過3.9/4.3的GPA效益變低,因為美國的大學一般是採計轉換成4.0制之後的算法,而在這個算法之下A+(4.3)會直接被砍成4.0,因此計算時>3.9/4.3會被換成>3.8/4.0。對於committee來說,這兩張成績單可能就看不出孰優孰劣。

遺憾的是,當我知道這些時,已經接近畢業了…,所以我整體的成績(overall GPA)不是很理想,大概是NTUEE b03屆申請中最差勁的了,而慘不忍睹的部分都來自大一大二的一些必修,依靠大三大四的選修課以及給分較甜的研究所課才勉強把成績拉回3.7/4.3以上。

如果讀者覺得自己還年輕,GPA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話,就不要放任一些必修成績難看,不然真的是,申請要拿出成績單的時候,難看的94自己QQ

C. 專題研究

先講結論好了,專題研究是個對申請不錯的素材。因為它可以提供你

  1. 該領域的基礎知識
  2. 該領域的最前線研究 (滿滿的paper…)
  3. 申請該領域的動機 (SoP, PS有東西可以寫)
  4. 推薦信來源
  5. (optional) Publications (運氣好一點(誤))

而能越早跟教授,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越好!

我自己的狀況是,由於我大一大二真的太廢了,除了電子電磁這種必修課之外沒修什麼系上的課,所以大三對做專題還沒什麼想法,因為我當時覺得應該要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再開始動手。但後來回頭看覺得有沒有先了解該領域的基礎知識沒什麼影響,做專題也算是開發一個領域知識及興趣的方法之一,可以邊做邊學。

言歸正傳,我是在大三的暑假開始做專題,我同時跟了兩位教授,分別是吳安宇教授跟李宏毅教授,想跟的原因都是對大三時修的課程感到有興趣,便轉去找兩門課的授課教授,而這兩門課分別是計算機結構(Computer Architecture & Digital System Design)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以我在吳安宇教授的實驗室(AccessLab)的經驗為例,一開始在詢問教授時,就是分別由三位博班學長帶三個不同子領域的題目,而我剛好跟 許凱傑跟到同一個題目,是做機器學習演算法與硬體的結合,所以就一起做了將近兩年的研究。一開始學長給我們一些素材及問題的方向(problem formulation),從paper survey的過程中找尋靈感並思考出可行的解法,再從解法中做實驗並整理數據,寫成paper。整個研究的過程聽來容易,但事實上相當艱辛。幸運的是,在最難的「找題目」上由帶我們的PJ學長指引方向,所以省去了很多的撞牆換題目loop的時間,再加上凱傑天生神力根本是paper製造機,凱瑞我這個學渣能在申請截止前做出了一些結果,並成功上了一篇IEEE GlobalSIP(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舉辦的conference)。從整個過程中,除了得到上述所說的收穫,也是個發覺自己研究熱情的好機會,算是個測試自己適不適合念Ph.D.的好機會(我的例子剛好是negative XD)。

D. TOEFL / GRE

英文檢定就只是個檢定,雖然很多人覺得這兩個也是決定申請的因素之一,但私以為他就是個門檻,只要超過門檻就算是英文能力合格,所以對於committee也不會是衡量優秀程度的首要手段之一。而門檻我是參考最大宗的320/100之說,也就是GRE總分超過320,細說的話就是Verbal >150,而Quant能170是最理想,TOEFL則是iBT總分>100,且口說不要太低(e.g. <22)即可。

考試的時程我反而認為更為重要,除非你天生英文超強底子,根本不需要準備也是跟native speaker一樣屌虐,對於其他正常人來說,這兩個考試是需要準備時間的,能在申請的暑假前解決是最理想的,以我的例子來說,我在大五上學期(2018 Fall)申請,所以我得在大四暑假(2018 Summer)前解決。再者,因為TOEFL有效期是兩年,而GRE則有五年。因此,先把GRE搞定是個不錯的選擇(說不定要繼續念Ph.D.的時候該成績仍然有效)。整個考試的準備方式我覺得是見仁見智,全憑個人的英文程度來決定要準備多久及如何準備。

P.S.關於TOEFL & GRE要不要補習,這裡有一個私心推薦。如果你本來就是個翹課囡仔,那就不要去補習了,反正錢花了還是蹺課,何苦?(本人就是平常會翹課還跟著大家去補了GRE後悔不已…)不如跟有毅力去上課的同學借講義、刷題就好了。基本上補習也就是提供一個可以快速準備考試的懶人包講義,如果你有時間壓力的話,是可以考慮一番。對於剩下的人來說,自己念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反正考一次的經驗也能比上補習給你的經驗累積(如果你不趕時間的話)。能提升多少分數,也是端看個人在準備期間的努力還有平時有沒有做善事積陰德。

E. 推薦信

一般申請學校時,校方會要求三封的推薦信,在申請偏向研究型M.S.的時候,盡量三封都是來自學校教授的,而在申請就業導向型M.S.或M.Eng.的時候,則可以兩方來自學校教授,一封來自實習主管的。

推薦信的累積,主要從做專題的指導教授來,因為指導教授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寫的推薦信也最具信服力(再次強調,做專題的重要性!)。而當找不到的時候,也可以向導師或修課教授求援,當然他也沒辦法幫你在推薦表格中,勾選到太前面的performance,畢竟教授還是需要維持他推薦人的可信度的。

再補充一個,如果是找主管推薦的話,由於主管理論上很少做這種幫人推薦的事情,所以一般來說不清楚推薦信的格式,這時候記得提醒主管在填推薦表格時,不要填到中庸的選項。根據中國申請者(自產自足的推薦信)的經驗來說,推薦表格大致會有五個量度,而被推薦者若不是在前兩好的量度的話,就表示「推薦者並不是很推薦該位被推薦者」,填到中庸的選項算是個大忌。

當然,推薦信可能也會有教授遲到或忘記的事情發生,所以在申請submit前後,要密集的追蹤教授是否每間申請學校的推薦信都寄送了,遲到一兩天一般來說是不會怎麼樣的,committee可能對這些事情都習以為常,而且committee也不是三封到齊才會開始審閱,兩封到便可以開始審閱一個人的履歷了。

F. 重要程度

做個小結,以下都是與朋友的共同臆測,並不保證正確。

以申請MS來說,我認為重要程度如下:

  1. 校名/系名(畢業B.S.)
  2. GPA / Publication/Internship (你大學到底幹了什麼好事)
  3.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s / Statment of Purpose
  4. GRE / TOEFL (僅是門檻)

首先,其實蠻多人會忽略第一點,申請者的學校與系的名聲其實很能給committee信任,畢竟是實際接觸了該學校的學生,累積了數十年的一個統計數據。再來,因為MS申請者多半是大學畢業,很少會有實際的研究產出,所以不一定會要求有Publication,因此,要判斷一個人的學力(研究力)如何,就是從GPA上面得出。如果1.與2.兼具的話,那在申請上的難度應是大大降低。

推薦信也很重要的理由是,教授在參加會議的時候都會做一些social,認識其他學校的教授,如果剛好推薦的教授也認識committee中的教授,或是在學界名聲響亮的話,那他的強推對推薦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保證,committee在看到某某大牛教授強推的申請者,也會容易相信這位申請者是有料的。而關於SoP的部分則會在下一個段落講解。

Internship我認為對台灣的申請者有點尷尬,因為台灣學制及學期長度的問題,暑假只有兩個月,兩個月的暑期實習能完成的事情相當有限,所以如果是台灣暑期實習的Internship能佐證申請者能力的可信度並不是很高,然而,如果是為期一年或是半年的實習,效力或許就挺大的。然而這部分卻因為參考樣本數太少,很難下定論,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 Adrian Hsu的申請經驗。

《小故事補充》

在我去GlobalSIP conference的時候,有遇到一個Princeton B.S.畢業,現在在UCB忘記是M.S.還是Ph.D.的學生,我認為她的個人經歷就詮釋了美國大學對於充實履歷的看法。大家在意的GPA可能不是特別的亮眼,但是她三個大學暑假都有去實習,加上美國公司的暑期實習時間一班都是12周,所以都有做出一些成果,並利用最後一個實習的結果發了一篇。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internship的效果就等同做研究,如果是長期且有project產出的話。再舉一個強者同學Gary的例子,也是KKBOX實習做一做,奇怪,怎麼就發了一篇音樂領域的top conference。

從上面兩個例子來看,internship也是相當有用,所以我的想法會是,重點不是在「去實驗室跟專題」還是「去公司實習」,而是在「有沒有可以舉證的實際產出」。並且實習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找到自己到底是喜歡公司還是實驗室的氛圍,也有助於申請時的判斷。

《補充結束》

而最後的G/T,仍舊是作為門檻用的論調,擺最後一個不是代表他是可以犧牲的,據一些committee流出的說法是,由於申請者數量太多(尤其是申CS 碩士),所以committee會先用可以量化的數值(GPA、GRE、TOEFL)篩選申請者,如果因為沒達到門檻,而履歷沒有經過committee的眼睛的話,是蠻虧的。所以盡量是將自己的G/T考到上述的320/100就大程度保證不會被excel表單篩掉。

三、申請流程

A. 時程安排

由於兵役的關係,所以我規劃申請畢業(2018)後一年(2019 Fall)的學位,而申請的時序每年都是一樣的。首先,在11~12月的時候需要submit申請的表格,其中會包含program、成績單、G/T、相關作品等等。接著,會在隔年的2~4月的時候會陸續公佈Admission/Rejection名單。而4~7月則是處理接受offer後的業務,例如學校住宿、F1簽證、疫苗接種證明、選課等等。其實每項申請的業務都不會太費時,所以可以在巧妙的將役期塞入申請的空擋當中,我在下一段會詳細敘述有關兵役的部分。

B. 兵役

這是身為Taiwan(R.O.C.)男性公民的義務,真的很麻煩(心裡還會很OOXX)。再者,1994年後出生的男性公民服役時長為16週(約換算為4個月),所以會卡住半年的時間,如果不好好利用就會浪費半年,因此對於要申請出國的男性來說可以有三個選擇:

  1. 暑假分兩年先當完或提前畢業去當兵
  2. 在大四畢業七月馬上去當
  3. 延畢一學期在一月後入伍

三個選擇各有利弊,我自己是選3.個人考量是,當完兵會受降智打擊,表達及思考能力都下降,需要時間回復狀態,所以先在前半年處理完需要這些能力的事情(e.g. 寫SoP、專題),在上學期結束後入伍,剛好我的時間銜接得不錯。我在Jan. 15畢業,Jan. 23就接著入伍了,並當到April. 29就退伍,可以來接著處理申請上之後的業務。

在這裡簡單分析一下,2.跟3.的利弊,如果準時畢業去當兵,大約會當至11月初,也就是部分申請截止日的附近(Nov. 15),因此時間上會有點趕,也必須在當兵放假的時後寫SoP,好處則是申請submit之後的業務,如面試、簽證、住宿這些需要平日處理的事情不會太趕。反之,3.就是先把submit前的業務處理完之後,再進去當兵。運氣好的話,退伍馬上可以處理申請結果出爐後的業務,運氣不好的話,就得拜託親朋好友幫忙在平日代為處理了。

C. Statement of Purpose / Personal Statement (SoP / PS)

這兩個名詞,如果不是正在申請,理論上是不大容易聽到,所以稍微解釋一下。SoP一般來說,是申請時學校要求用以說明申請動機(學術上)的,也就是如何接觸到該領域,並產生興趣而想進修的過程。而PS則比較屬於人生體悟上(?),這輩子做了什麼事情,而使得想來申請該學校的program。

針對SoP重不重要,我自己是覺得對排名越好的學校越重要,然而這個項目因為無法量化,所以很難給出佐證。我認為他的重要程度在申請MS上應高於G/T(不要因為G/T門檻沒考過花時間在重考而亂寫SoP…)。畢竟SoP能表現出GPA看不出來的特質,也就是一個人的determination或人格特質之類的,更是評斷一個人研究潛力的一個衡量標準(只是看起來多少有點自由心證的意味)。

要如何寫好一篇SoP,一樣沒有固定的公式,畢竟是每個人自己的故事。而我覺得重心應該擺放在,讓自己的故事看起來像是「為了申請而做」,無論提到什麼故事都必須支撐著,是以想申請該研究所的program做為動機,去分別執行的故事,而在其中又發生了subsequent的故事,最後讓通篇能貫通且支持「申請研究所」的論調。

D. 選校迷思

在台灣這種讀書環境,難免會有排名情節、名校情節。我自己最後的決定是去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念Signal Processing & Machine Learning的track,一方面是因為這間的排名不錯,然而我更看重的一點是在這個track的學長姐們的找工作狀況普遍不錯。這是因為,我認為選校的決定應該是從碩士畢業之後想做什麼樣的事情來決定的。例如,如果某人想簽博,那就應該找該領域教授強、實驗室出名的學校,而不用拘泥於該系或是該間學校的整體排名。以我的例子來說,我畢業之後還是偏向於先去業界工作,所以我在意的點則會是該track或program的畢業出路是不是相對較佳。當然,也可能存在一些其他考量,例如天氣好壞、就業區位(私以為對找軟硬碼農工作的人來說,他不是很重要,反正去哪一間最後都會去加州ww)、男女朋友的選擇、學費高低。那最後決定如何,也只能說是見仁見智,沒有絕對好壞,畢竟要分優劣都只能從結果推論。

四、結語

我覺得我自己不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沒有很清楚「我想要什麼」(讓我在構思SoP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XD),綜觀大學四年,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看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認為自身這樣的性格有部分是來自於台灣的升學體制影響(牽拖一下)。在我們升學的路上,沒有太多鼓勵個體去嘗試新事物的機會。因為嘗試就代表著「風險」,然而,「穩中求勝」的套路才是整個社會所推崇的。一個對唸書還有點有天份的高中生,其父母以及社會所給的期望多是考上一個好的科系、有份穩定而且體面的工作,而其對應的方法就是去唸醫學相關或是工程相關的科系,因為畢業後的平均薪資是較為優渥的,也符合「穩字訣」。在求穩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嘗試自己所熱衷的領域的機會。若真要說大學四年有什麼遺憾的事情的話,我會覺得是自己太晚去挖掘這個領域的不同可能,不論之後想去做軟體/硬體工程師,想做研究人員(R&D),想當教授,都可以在大學的時間先踩點、試水溫,畢竟在大學時候嘗試的機會成本是最低的。

也是因為我沒有這麼肯定,我在碩士畢業之後想要做什麼,所以我才選擇去念了一個很中性的program,既可以繼續轉升Phd做研究,也可以直接找一份data science或碼農相關的工作,只能說是一個「穩」的選擇。

再來回顧申請的這一年,說實話,我由於系上的學長姐或同學的申請資源十分充足,在申請的路上其實沒遇到什麼困難,有問題就問去年申請過的人或是一起申請的人,很順利地完成了申請,其中受人恩惠的地方太多,包括SoP的修改、選校建議、走程序這些,覺得我可以回饋自己這一年申請的經驗,給也對申請有想法的人們一些幫助。

私心的部分是想留下紀錄並提醒自己說「為什麼要申請國外的碩士」,並能在碩士畢業之前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最後,附上一段我高中很喜歡的詩,藉以激礪一下自己,以及即將開始的美國生活。

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In the bivouac of life,
Be not like dumb, driven cattle!
Be a hero in the strife!

節錄自 《A Psalm of Life》 By Henry W. Longfellow

--

--

卓伯鴻

Currently a Software Engineer @ Microsoft Azure Compute